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受土地瓶颈制约 深圳地区毫无优势可言

发表于2017-12-16


 导读:通过三十多年建设开发,深圳这个当年的小渔村,已经脱颖而出,位列中国一线城市。但是随着用地日趋紧张和人口的快速增长,深圳城市发展进入瓶颈期,已严重地影响到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。有人直言,深圳前景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完美。

深圳受土地瓶颈制约,底气不足

任泽平的一句话:长期看人口、中期看土地、短期看金融。土地资源稀缺是深圳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。深圳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上限976平方公里,而2015年就已使用了940平方公里。这意味着剩下的5年里,平均每年深圳仅有7.2平方公里的新建设用地指标。

受土地瓶颈的制约,深圳与许多大型投资项目失之交臂,经济增长后劲不足,这正是导致深圳在与天津、杭州、武汉、重庆等城市的竞争中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。因此而引发的城市交通不堪重负、看病难、学位紧张、房价上涨等社会问题,困扰着市民生活。


全国42个大中城市“医疗实力”情况,从三甲医院数量来看,“北上广”三甲医院数量均在60个以上,而深圳落榜了。这让我们很难相信,在百姓民生方面,与国内普通的二线城市相比,深圳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距,水准大跌。

北上深广格局改写,杭州湾来了

多年的“北上广深”一线城市格局,因为深圳的强势崛起,而改写成“北上深广”。然而业内人士认为,“北上深广”在不久的将来或将被改写为“北上深杭”,因为杭州湾来了。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上报国务院,正在审批之中还没最终定稿,深圳是否如愿成为“大湾区核心”尚未可知。

深圳已经赶超广州,还要超越上海,但是未来很有可能上演的是一场“深杭争霸赛”。杭州已升级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、影响全球的电商之城、普惠金融之城,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极有可能形成“北京的权力调控+上海的金融运作+深圳的智能科技+杭州的电子商务”的局面。

城市的竞争会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。国内能够与粤港澳大湾区竞争的只有长三角城市群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(2016-2040)“1+6”城市群中,杭州湾新区居于上海、宁波、杭州、苏州等大都市几何中心,核心价值显耀。杭州势必崛起,或将发展成为深圳强有力的竞争对手。

(杭州湾新区示意图)

深圳没什么了不起的,仍需努力

国家给深圳的定位是“全国经济中心城市”、“全球海洋中心城市”、“国家创新型城市”和“国际化城市”。世界互联网大咖似乎没有因此而相中号称“中国硅谷”的深圳,把世界互联网大会放在浙江乌镇举办。最新亚洲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,深圳也只排在第九位、前有上海、北京、香港,后有天津、武汉、杭州、重庆等城市紧紧相逼。

早些年深港珠澳“双Y”方案与港珠澳大桥“单Y”方案之争,最终“单Y”方案胜出,深圳成为旁观者。无奈之下,深圳盼望能早日建成“深中大桥”。其实“深中通道”规划早“港珠澳大桥”4年提出,如今“港珠澳大桥”通车在即,据说“深中通道”2024年建成通车,尚未可期。

(港珠澳大桥实景图)

今年“两会”上,有委员提案建议从国家战略出发,将深圳、东莞、惠州三市所辖行政区域合并,深莞惠交流密切,三地一体化已具备成立深圳直辖市已具备条件。但是深圳至今没有单列成为直辖市,有专家则认为,珠三角一体化,深圳不可能脱离其他城市而独立发展。

深圳居住门槛提高,开始赶人了!

2015年之后,深圳日益高涨的房价加速企业搬迁,明显影响到了实业。高房价也影响了工业厂房租金,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、前往周边城市寻找合适的厂房进行了搬迁。业内人士分析,深圳创新产业成就有限,未来深圳经济速度或将放缓。

随着内地建设的繁荣,深圳吸引力下降,来深圳的人口也在减少,甚至,已在深圳的人被吸引返乡。随着深圳生活压力的上升,大量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五十岁左右的人们也可能返乡养老,因为深圳拒绝40-50岁年龄段的人。

有人直言,深圳前景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完美。因而,深圳必须大力发展互联网科技等新兴产业,用最小的土地、最少的人力提升GDP总量。深圳政府高瞻远瞩,早已把目光瞄向“小、精、巧””的新兴产业,如现代通讯业、网络科技、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。

(深圳福田CBD)


上一页|1|
/1页